2019年4月3日

麥克阿瑟將軍與日式拿坡里義大利麵(ナポリタン)

安倍夜郎《深夜食堂1》,新經典文化出版,2011年。

漫畫《深夜食堂1》,第十夜主角是拿波里義大利麵。星先生帶來食堂的外國人菲利歐,是義大利拿坡里人,卻沒吃過拿坡里義大利麵。被笑說:「這不就像是讚岐人不知道烏龍麵一樣嗎?」

日本菜單上的「拿坡里義大利麵」並不是由義大利傳來的料理,而是使用番茄醬調製「拿坡里風味」的義大利麵。關於如何傳入日本,說法不一。

日式拿坡里義大利麵(ナポリタン),圖片來源:Wikipedia

幕末維新開始,歐美的飲食文化滲入日本。明治初期的西洋料理以法國菜為主流,在法國餐廳的菜單上,可看到這款使用番茄醬為基底的義大利麵,但尚不廣泛,多在酒店或高級餐廳供應,直到大正年間,日本洋食店數量逐漸增加,一些西式料理經過調味和改良,發展為適合日本人口味的洋風餐點。另一項引進日本的說法,則是由拿坡里地區遠赴美國定居的移民,由於懷念故鄉飲食,使用自己燉煮的番茄醬汁拌炒義大利麵,之後變成直接使用市售番茄醬,烹煮出「拿破里風味」的義大利麵,在明治時期間接帶進日本,逐步成為日本獨創的和式洋食。饕客古川綠波在『古川綠波昭和日記』當中也記錄,曾於1934年(昭和九年)於「三越特別食堂」品嘗過「ナポリタン(拿坡里義大利麵)」。

而這款日式拿坡里義大利麵得以發揚光大,與麥克阿瑟將軍有關。

1927年開業於橫濱山下町的「新格蘭飯店(Hotel New Grand)」,第一代廚師長薩利・瓦爾(Saly Weil 1897-1976)是新格蘭酒店在1927年開業前夕從巴黎特聘而來的法餐大廚,精通法國及義大利等歐式料理,發揮橫濱港都特色,使用進口食材,日本家喻戶曉的洋式佳餚都出自於此,對日本的飲食文化產生影響,新格蘭飯店也被認為是日本洋食的「麥加」,同時也是焗烤飯(Doria)以及法式布丁 (Pudding à la mode) 的發祥地。

新格蘭飯店,ホテルニューグランド

1945年二戰結束,8月30日,麥克阿瑟將軍抵達日本,於1945年8月至1951年間擔任駐日盟軍總司令,「新格蘭飯店」被美軍接管成為GHQ軍官宿舍,大批美軍進駐橫濱,指揮官麥克阿瑟將軍也曾入住於此。當時美軍經常使用軍方提供的番茄醬罐頭拌煮麵條,並撒上鹽和胡椒。時任新格蘭飯店的主廚,也是第二任總料理長入江茂忠認為單純的麵條和番茄醬的搭配並不好吃,於是在番茄醬中加入生番茄,洋蔥,大蒜,橄欖油等加以烹調,並稱呼這樣的義大利麵為「拿坡里義大利麵(スパゲティーナポリタン)」。

經過改良的「拿坡里義大利麵」,必備的番茄醬罐頭是美國產物,紅澄澄的鮮豔色調十分誘人,基本食材有火腿、培根、香腸、洋䓤,再加上蕃茄和蘑菇。使用這種番茄醬拌炒的義大利麵風味偏甜,水分較少,完全煮軟的麵條也不像正統義大利麵一樣彈牙,與拌入番茄醬汁的義大利麵相比口感截然不同,此外,添加青椒與火腿也是日本獨創,並非義式傳統,上桌前,還須撒上起司粉和Tabasco。

融合異國風情的拿坡里義大利麵,在昭和時代逐漸成為大眾化的餐點,日本泡沫經濟以前的喫茶店、學生食堂、家庭餐廳幾乎都有供應。近年來,伴隨老派喫茶店大為流行,也重新成為話題洋食。在現代日本,經常被稱為「Naporitan」,因為「R」和「L」的日語發音相似。因此在日文菜單中或許會以兩種方式看到此料理的名字。有些餐廳會以鐵盤盛裝義大利麵,懷舊氛圍十足,例如東京新橋老店「カフェテラス ポンヌフ (Pont Neuf)」、淺草赤石「珈琲ロッジ赤石」也是拿坡里義大利麵的人氣名店。






參考資料:
ホテルニューグランド
《横浜の食文化》,「横浜の食文化」編集委員会編, 1992年3月。
安倍夜郎著,丁世佳譯《深夜食堂1》,新經典文化,2011年。
吉川敏明著,游韻馨譯《義大利料理的常識與奧祕》,遠足文化,2014年。
喫茶店文化研究会監修《昭和喫茶のモーニング&ランチ 東京編》,辰巳出版,2016年。
安倍夜郎、飯島奈美著,丁世佳譯《深夜食堂料理帖》,新經典文化,2016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