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

從邪馬台國到大日本帝國──《日本千年歷史之謎》



集結當代日本史學界權威研究成果之作,全書分五大篇章─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現代。從邪馬台國到大日本帝國至於戰後的「象徵天皇制」,學界關注的最新議題、歷史愛好者感興趣的謎團或常見的大哉問,如武士為何出現?戰國時代的戰爭是什麼樣的?日本真的因為鎖國而封閉嗎?大正民主是什麼?大日本帝國是什麼等等,主題式彙整出二十九個論題,援引最新的研究成果,透過當代學者統整分析不同時期的史料與專書,結合考古和跨領域的學術論點為基礎,同時考量地理條件與外交情勢之連動影響,以宏觀的視野進行析論評述,將各斷代史當中受矚目之歷史事件進行綜合性的探討,逐個串聯為一本詳實平直的通史。不少論點是大膽顛覆被當成「常識」而被廣泛接受的通說。

古代(倉本一宏,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進入古代史的討論之前,倉本一宏簡述日本列島的形成,至於六世紀的日本古代史概要,提供讀者在閱讀「古代」章節各個議題之後,可進行參閱以及歷史脈絡的統整與釐清。

傳說色彩濃厚的邪馬台國之謎,是歷久不衰的神祕話題。第一篇議題「邪馬台國究竟在哪裡?」倉本一宏提到,日本彌生時期中葉,北九州地區的特定據點,小平原與盆地中各自形成巨大環濠集落,即國的雛形。受到此時期中國黃巾之亂影響,東漢中央政府對朝鮮南部的支配隨之減弱,同時動搖東亞地區的政治秩序,對日本方面,則是仰賴東漢王朝以樹立威信的倭國王權威受到削弱。外交混亂過程中,北九州、吉備、出雲、畿內、東海諸地區間,產生了比「國」這一行政單位更為廣域的地方共同體,其中一處是以北九州地區為中心的倭國聯合政權,掌握宗教權力的卑彌呼所居住的邪馬台國正是此地。

而邪馬台國究竟在哪裡?

《三國志》魏書:「烏桓、鮮卑、東夷傳」倭人條目,也就是通稱的《魏志倭人傳》,是中日早期交流的重要資料。文中記載「倭」是位於海上的島國,小國林立,漢代即與中國交流:「倭人在帶方東南大海之中,依山島為國邑。舊百餘國,漢時有朝見者,今使譯所通三十國。」又言道:「倭國亂,相攻伐歷年,乃共立一女子為王,名曰卑彌呼,事鬼道,能惑衆,年已長大,無夫壻,有男弟佐治國。」

不論是卑彌呼女王或是邪馬台國,一直以來都是備受爭論的焦點,也因其神祕性與傳說色彩,成為熱門影劇小說和遊戲創作題材。松本清張短篇小說〈陸行水行〉[1],即是由東京某大學歷史科萬年講師至九州宇佐勘察研究為起頭,巧遇另一位同於該地進行田野調查的業餘鄉土史家對邪馬台國正確存在的位置為話題,各自開展史料詮釋與對話,其小說就《魏志倭人傳》中邪馬台國位置的「大和說」「九州說」二派爭議起源概略敘述。2018年版的電影《古墓奇兵》,故事背景設定在邪馬台國,則以探究卑彌呼古墓傳說為目的。

倉本一宏教授在此文當中,闡述當時倭國聯合的實際狀況,並援引中國、日本史籍,配合關西地區出土的考古文物和奈良縣櫻井市的纏向遺跡進行佐證分析,提出倭國聯合的政治中心是伊都國,宗教聖地是邪馬台國,二者並存;卑彌呼則是掌握宗教權力的女王。


中世(今谷明,帝京大學特任教授)

第三個議題「戰勝元寇的理由是神風嗎?」一般相信,日本是幸運地靠著「神風」才擊退入侵的蒙古軍,而實際情況真是如此嗎?今谷明引用曾參加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陸軍步兵少校竹內榮喜所言,從過去的實戰經驗來看,近三萬的蒙古大軍,不論登陸乘船撤離,都需耗費數日,蒙古軍實際上可是停留了十多天;又第一次元日戰爭於農曆十月,颱風季節已過,氣象學者荒川秀俊於戰後發表的論文,給歷史學家帶來衝擊,推翻「暴風殲滅蒙古軍」的看法,卻未被許多歷史學家所接納。
確實如此文歸納,據《元史》:「冬十月,入其國,敗之。而官軍不整,又矢盡,惟虜掠四境而歸。[2]」若當時確遇大風雨,將成為元軍掩飾傷亡的最佳藉口,但元史卻無記載,又由文中元軍武器不足的情況,可以推知,元軍撤退應是預定的撤軍計畫,而非單純遇風雨而退兵,文永之役的大風可能與弘安之役的颱風相混淆[3]

而第二次元軍征日,中、日史書皆記載元軍遇大風慘敗。不同於前次文永之役,這次日本方面為岸邊作戰準備萬全,沿岸建造的石壘防線發揮效用,元軍難以登陸。當時正適逢颱風季節,《元史》記:「暴風破舟[4]」,又言:「船為風濤所激,大失利,餘軍回至高麗境,十存一二[5]」,元軍傷亡慘烈。今谷明教授提到,大風來襲是事實,蒙古軍長達一個月的登陸也是有問題的,不能因此稱為「神風」。

該議題文末,今谷明認為戰後日本的歷史學家對於蒙古入侵的評價,在強調蒙古方面的內部問題雖討論一致,不過大體上都對日本方面的防禦工事和善戰表現加以貶低。舊論點未受質疑而沿用,其原因可能在於沒有網羅優質史料進行閱讀檢視,對史料的批判不夠充分,被不足採信《八幡愚童訓》影響所致。


近代(清水唯一朗,慶應義塾大學教授)

此章提出明治維新、大正民主、大日本帝國以及戰爭對日本的影響等四個日本近代議題。議題四「戰爭給日本帶來什麼?」從1877年的西南戰爭,到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戰爭至於1945年結束的太平洋戰爭,以約十年一次的頻率反覆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提到戰爭,意味著在談論現代日本。
西南戰爭是日本近代史的一大轉捩點,失去士族領袖西鄉隆盛之後,結束武力動亂,朝向自由民權運動的方向轉變,廢藩置縣進行得不徹底的鹿兒島最後降服於新政府,象徵舊體制的轉變遍及全國各地。透過徵兵制而來、受過新式訓練的國民兵打敗舊士族的步兵,以及電報線與傳輸網路的發展,是邁向近代的劃時代變革。

1894至1895年的甲午戰爭,對近代日本而言是一次正式的對外戰爭,由於完成明治維新─這個中國未達成的近代化「發展」,給予日本自信心,使人民意識到國家,具有作為國民的自覺。甲午戰爭也帶來巨額賠償金以及日本第一個殖民地─臺灣。

在「帝國」疆域的南方,臺灣是「殖民地」,中國自我放逐者的棄地,也是有志打天下者的機會之島。這塊殖民地,體現日本近現代政治、軍事、經濟支配與統治體驗,從野心到挫折,擴張到崩解,難治之地成為豐饒之地。其殖民地產業如砂糖、林業等,給予日本巨大的經濟利益,加上前述所提國民意識提升,產生戰爭會帶來利益的形象,日本開始步上殖民地帝國之路。

日俄戰爭後,內地的近代化大致完成,當時的年輕人將殖民地看作是充滿希望的新天地,紛紛投身其中。《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一書也提到,在近代殖民地帝國中,未見過以如此清楚明確的戰略思考為導引,以及在內閣與議員間擁有一致的慎重觀察及廣泛見解之國家。日本佔領的殖民地全部都符合日本戰略性利益的最高層級之慎重決定。[6]

從明治維新面臨西方衝擊,追求獨立不羈的近代日本自稱為「帝國」,與清朝交戰,接著併吞韓國,建設滿州國,再向太平洋地區擴展勢力,最終迎來敗戰。對近代日本而言,「帝國」是什麼?

日本史的研究持續地累積、更新,目前關注的議題以及當代研究已經進行發展的程度,都能在本書看到耳目一新的回答,逐章閱讀的同時,也帶有解謎般的樂趣。每一篇章附帶對應的歷史年表,書末簡單評介各議題與其時代對應的必讀文獻共一百冊,極富參考價值。對一般的歷史愛好者,以及想持續學習日本史的讀者而言,與其Google瀏覽充斥證據力薄弱的網路文章,不如翻讀《日本千年歷史之謎》,是值得閱讀的日本史參考書籍。



[1] 松本清張著,燕熙譯《驛路》,新雨出版,2010年。 
[2](明)宋濂等撰;楊家駱主編,《元史•外夷》,頁4628。 
[3]羅麗馨,〈元軍征日-日本的備戰與應戰〉(《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三十六期,頁170。 
[4](明)宋濂等撰;楊家駱主編,《元史•外夷》,頁4629。
[5](明)宋濂等撰;楊家駱主編,《元史•本紀》,頁233。 
[6] 加藤陽子著,黃美蓉譯《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廣場出版,2016年),頁163。 


**********

倉本一宏、今谷明、大石學、清水唯一朗、宮城大藏著,任鈞華、龔婷譯,《日本千年歷史之謎:從邪馬台國到象徵天皇制,29個難解謎團探索》遠足文化出版,2019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