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3日

日治.獻馘碑(今宜蘭中山公園內)



「馘」,意指首級。

「獻馘碑」位於宜蘭市中山公園內,設置於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是宜蘭縣境內所有碑碣中,體積最大、高度最高、設計最複雜、施工最精緻、規模較大且保存完整,最具價值之日治時期古碑。2004年3月12日公告為縣定古蹟。

宜蘭山地原住民泰雅族,昔有「獵頭」、「出草」習俗。清代自吳沙入蘭拓墾,擴張土地,漢番衝突不斷,尤以南澳一帶的泰雅族人最強悍勇猛,清朝官員數度派兵圍剿,卻無功而返。日治時期,在日軍剿撫並施的理蕃政策下,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設立宜蘭隘勇線,以監控南澳的泰雅族人。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第五任日本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上任,明治四十年(1908年)領軍攻打太魯閣山區,透過隘勇線封鎖民生物資。南澳與溪頭兩社被迫於明治四十一年(1909年)投降,自深山祖居地遷移至近平地地區,形成新部落。獻出武器和獵獲的235個首級,歸順官方。

當時地方仕紳為紀念闢蘭之初遭原住民所殺害的漢人,及此後免受獵頭威脅,由宜蘭地區實業家-波江野吉太郎發起募款,於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立碑紀念。建碑位置,原定於員山堡金六結莊,即現今宜蘭高中,名為「首塚紀念碑」。但因地基不穩而改遷於現址宜蘭中山公園,定名「獻馘碑」。碑下埋有泰雅族所獻武器和馘獵頭骨。碑體下方石塊刻有立碑緣由,是由名仕林拱辰所撰,林拱辰曾任宜蘭仰山吟社社長,第四任宜蘭廳長小松吉久接掌此地時,特好詩文,拜林拱辰為師。

建立此碑,不僅代表長久以來,漢番由對立衝突轉至和平共處,也紀念多位長眠於此的先民英靈。

碑文內容:

「蘭邑僻在台灣東部,背山面海,沿山一帶以上,俗有呼為生番者,性極慓悍獰猛。說文曰:獸足謂之番。意者生長深山,日與獸伍,未経王化陶鎔,生番命名是之取尓。其居,上巣下窟;其食,羶肉酪漿;其種,族異名分;其俗,身文躰裸,其酬酢往來,既禮義廉恥之不知;其出沒隱見,魑魅魍魎之難測。殘忍成習,戕殺為勇。或持刀劔、或帶銃炮,或三五成群、或什佰聚黨;或白晝遽下山麓、或黑夜突入人家,或潛伏曲徑襲人以不及窺、或逕落平原傷人以不及料。嗟嗟!災禍之烈,何止殺身;冤慘之深,孰如喪首。

清政府嘗憫焉,亟思為民除害;又以覆載攸同,不忍加戮。乃於設隘隄防以外,屢為招安。無如其梗化不服,何興師問罪;又無如其負隅相抗,何改隸以來戎馬倥傯,官斯土者類因平匪事忙,未遑及此。而生番之嗜殺如故,上下百有餘年,街莊人民、山隘士卒遭害難以數計。

及中田廳長蒞任,首講理番之策,以建治安之基,乃築警藔、設隘線。明治三十六年十一月自清水溪始,迄同四十一年六月抵大南澚止,星霜六易,布置已周。犄角以制之,威武以壓之,又興化育以啟其愚,通貿易以利其便,撫綏備至,感召最神,遂有以使之去逆効順。一自南澚平、眾社服,乃扶老攜幼,稽首於軍前,曰:「今而後,世世子孫皆感生成之德,毋復行兇肆害。」為悉致所馘顱骨,且獻其兵器以謝罪焉。於是殘魂慰,群情洽,民番共睦,人鬼相安。我蘭自開闢至今,何曾有此盛事?爰是,紳耆倡捐,閤邑響應。因為築塚建碑,以安亡靈;且俾尓熙來攘往者,得以知聖世之澤及枯骨雲。

明治四十二年三月,宜蘭廳下紳士商庶總代李紹宗、江錦章、陳掄元、波江野吉太郎、藍新同具。

林拱辰撰,島田正幹書。」




獻馘碑地址:宜蘭市舊城東路,中山公園內

參考書目:
許美智主編:《宜蘭第一》,宜蘭縣縣史館出版,2010年,頁165-166。

註:
1.宜蘭隘勇線:範圍分布約為:大礁溪-大湖莊-再連圍-天送埤-阿里史-大坡-冬瓜山-糞箕湖-白米甕-南方澳。配置140名隘勇,目的為保護鄰近平地之官署廳舍與村落。

2.佐久間左馬太:日治時期,台灣第五任總督(1906年4月11日—1915年4月30日)。曾於1874年以中佐官位攻打牡丹社。治台期間以「理蕃戰役」聞名。

3.波江野吉太郎:日治時期,宜蘭實業家。明治至大正年間於宜蘭開發礦業及生產樟腦及蔗糖產業致富,活躍蘭地,熱心地方事務。宜蘭神社遺跡尚存之石燈籠亦為波江野吉太郎所捐獻。

4.中田廳長:中田直溫,日治時期第三任宜蘭廳長,任期1903年~1909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