叭哩沙大檜林
1915 年(大正四年)《臺灣日日新報》刊載〈三星山大檜林採伐已開始矣〉,文中談論營林局於下半年開始在加羅山及三星山方面採伐檜林的計畫。從十一月二十四日開始在叭哩沙支廳下的塔波溪上游[1]附近調查伐木搬運路線。[2]十二月,營林局雇用日本人鋸工百餘名及相關林業人員進入檜林開採,開始太平山砍伐事業。[3]
其文中「三星」山,清領時期稱為「叭哩沙」,或「叭哩沙喃」。《噶瑪蘭廳志》關於大、小叭哩沙喃山記載:「小叭哩沙喃山,在廳治西南三十五里,以番地得名。林深菁密,其嚴寒險仄,正與大叭哩沙喃同。大叭哩沙喃山:在廳治西南五十餘里,以番地得名。層巒迭嶂,鳥道紆回,雖盛夏必襲裘而入。即八景中之「沙喃秋水」也。道光九年秋,總兵劉廷斌剿辦和興夫匪,屯兵於此。越界盡額刺「王」字番種;南去一、二日,則玉山矣。[4]」此外,又記載「土杉:大可十圍,週十里許,然在深山叭哩沙喃番界內,莫敢採伐。」根據張菼在〈宜蘭兩次械鬥事件之剖析〉研究,認為小叭哩沙喃山為今大元山,大叭哩沙喃山為今太平山。[5]
伊能嘉矩曾於1897年(明治三十年)七月刊登於《東京人類學會雜誌》的〈宜蘭方面的平埔族實地調查〉一文提到:
「古來宜蘭的山地,是世稱南澳蕃、溪頭蕃等山蕃所盤踞之地,而山麓到東方海岸一帶是平原,三面被山嶺襟帶一般圍繞著,面積是大約三十平方日里。......[6]實際上宜蘭城以西的叭哩沙平原,是宜蘭富庶的根源,與滿山鬱蒼喬木的蕃地相近。[7]
十月十二日,我到宜蘭城內的叭哩沙撫墾署,拜會署長小野農學士,從他那邊聽取了山蕃的一般情況。......宜蘭叭哩沙平原正是這兩族群出入的門戶。......叭哩沙平原的北部盡頭所連接的山區,就是臺北的後山,山蕃分成幾個族群居住此地,據說他們常常下山到平原,馘首平地人。[8]」
1916 年(大正五年),總督府於宜蘭廳叭哩沙支廳設置營林作業所,專司太平山伐木運材及平地水運和儲木業務。[9]併購置宜蘭郊外員山大三鬮田地十公頃,其中五點五公頃闢為貯木池。太平山砍伐下來的木材,臺灣總督府以管流運材方式,將木材運送到宜蘭郡員山貯木場,位於宜蘭郡員山堡三鬮二庄,員山貯木池水池面積約三萬坪,另有七千五百坪之陸上貯木場。[10]利用宜蘭濁水溪(今蘭陽溪)搬運的方法雖可以節省運輸成本,但管流運材最大的缺點在於受制於水量的多寡,水量過低無法運輸,若水量暴漲又容易使木材因水流過於急快而碰撞受損,加上宜蘭地形北、西、南三面環山,河流短峻,每逢暴雨,匯集的雨水快速從東北邊出海口排出,放流的木材常被沖流海中,造成嚴重損失。
1917年(大正六年)三月,為舒緩臺人、日人與原住民族群間因伐木入山造成關係緊張,叭哩沙支廳營林作業所與泰雅族取得協議,由該支廳提供壯丁四十員,利用濁水溪(即蘭陽溪)將檜木輸送下山,於是太平山林業開發又向前邁進一大步。[11]由土場流放的第一批生產材抵達員山。
時任宜蘭出張所所長,原為宜蘭濁水溪森林資源調查隊隊長中里正,回顧說:「當初被派來調查資源,僅一次入山勘察就建議當局速謀開發之建言,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大膽極了…可是眼看生產材源源不斷地運到貯木場,不但令人充滿成就感,也有如釋重擔之感。」[12]
加羅山社
太平山開發初期,作業區橫跨當時的宜蘭廳叭哩沙支廳及南澳支廳,以叭哩沙支廳境內為業務中心。至於1937年(昭和十二年),生產中心轉移至現今的太平山後,始終屬於叭哩沙支廳管轄。
開發之初,山上作業員僅二百餘人,後來隨著業務擴展,增至四百人, 1926年躍增至六百餘人。進入太平山森林事業地,高遠幽僻卻熱鬧非常。山上沒有村鄰組織,沒有門牌號碼,郵件往來都以太平山事務所(工作站)為寄達地址。政令宣導或聯絡事宜,大都交辦於警察。警察派出所當時稱為警察官吏駐在所,除了土場一所外,遠在生產現場地十字路、神代谷、太平山、吉野等地也都各設一所。駐在所警察編制約三至六名,均屬當時宜蘭叭哩沙支廳(現今三星鄉公所)管轄。鑒於太平山離南澳路途遙遠,管理聯絡皆不方便,才劃歸叭哩沙支廳管轄,調解則是由各組監工或事務所主任解決,可稱是太平山事業地特殊人文結構。
太平山事業地的日本人於1918年(大正七年)建立太平山神社—加羅山社(或嘉羅山社),奉祀主神為:天照大神、能久親王、造化三神。原址位於舊太平山林場,建構在紅檜神木旁[13]。以臺灣始政式紀念日六月十七日為「例祭日」,係因6月17日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在臺北城舉行始政式,正式宣告日本開始進行對臺灣的統治,此日之後被定為「始政紀念日」。
1929年(昭和四年)十一月三日明治節舉行遷座式。[14]
1936年(昭和十一年)由於林源耗竭,事業地轉移至心太平山。從業員約五百餘戶,人口一千二百七十人,亦同時移住,加羅山社隨之遷址,1936年(昭和十一年)為舊加羅山社最後一次例祭「加羅山祭」,活動內容包含舉行殉職者慰靈祭、表揚功勞者。當日餘興,有園遊會、活動寫真、日本戲、角力等,太平山小學校也在神社境內,開奉祝運動會。
太平山小學校設立於1921年(大正十年),1925年(大正十四年)正式立案,舉行開校式,[15]學校直屬臺北州管轄。就讀太平山小學校的學生均為林務所以及警察員工子女[16]。1937年(昭和十二年)隨著開發地遷移,學校也移至新太平山。因位屬深山,學校備有木造宿舍集中管理,教職員和學生生活食宿都在校區內。早在臺灣尚未實施周休二日的政策時,太平山國小便已獲得政府特許,得以隔週休二日,好讓家眷並非住宿太平山的教職員工能有較充裕的時間與山下的家人團聚。
加羅山社與太平山小學校的地域特質濃厚,除了校舍建築、行政制度與其他地區有所差異之外,每年春季,學校與太平山林場合併舉辦聯合運動會,全校師生與林場員工同慶同樂參與各項體育賽事和慶祝活動,配合在地特色,也有與伐木相關的競賽項目。每逢社祭日,工作人員清早便成群前往活動會場,羅東本場的各課室亦派代表參與盛會。首先在神社前舉行莊嚴肅穆的祭拜儀式,接著由年輕人穿著傳統服裝,口裡喊著節奏韻律的吆喝聲,抬著日本神龕,到各宿舍巡視。同時神社前也設立「相撲場」,以供員工對抗賽。學校也會舉辦運動會,與來自現場的員工眷屬共同歡樂。
取材山林,具備太平山場域特質的太平山小學校校歌[17],由福岡縣出身的第四任校長村瀨次蒼作詞,鹿兒島出身的教員仰東洋男作曲:
〈太平山小學校歌〉
一
太平山的晨霧裡
閃耀著朝陽
它染紅了山野
也嘉惠八大洲
感念祖國時
我們的心就像
熱血般激盪著
二
嘉羅山的叢林裡
蘊藏著希望
它有昭和的宏業
等待去完成
隨著旗幟飄舞時
我們的心就像
熱血般鼓動著
三
巍峨的南湖大山
浮現在陽光下
它屹立於南國
而護著健兒們
他們攜手邁進時
我們的心就像
熱血般燃燒著
臺灣光復後,神社隨之廢止,民間在舊地建廟,更名「鎮安宮」,供奉鄭成功為主神。2004年十二月,羅東林區管理處為森林文學步道「太平詩路」揭幕。將出身宜蘭地區的作家李潼、宜蘭歪仔歪詩社社長黃智溶輯錄詩作,塑燒陶板呈字句於太平山林棧道,於山嶺幽徑藏放詩情,為雨霧縹緲的檜林幽徑增添詩意。「太平詩路」起點即位於鎮安宮前方。
***************
[1] 今大同鄉太平村多望溪
[2] 莊振榮、莊芳玲翻譯,李素月、陳文立、廖英杰.編《臺北州理蕃誌(舊宜蘭廳).卷肆》,宜蘭縣史館,2014年,頁1789-1791。
[3] 〈三星山大檜林採伐已開始矣〉,《臺灣日日新報》,1915年(大正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漢文版,第五版。
[4]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一》(臺北市:文建會,2006)。
[5] 楊欽年撰文,周家安圖說:《詩說噶瑪蘭》(宜蘭:宜蘭縣文化局,2000年)。
[6]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臺北:遠流出版。1996年)。
[7]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臺北:遠流出版。1996年)。
[8]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臺北:遠流出版。1996年)。
[9] 林清池:《太平山開發史》(宜蘭:浮崙小築文化,1996年)。
[10] 《太平山古往今來・林業歷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06年)。
[11] 「太平山砍伐進步」,《臺灣日日新報》,1917年3月16日,第二版。
[12] 林清池:《太平山開發史》,(宜蘭:浮崙小築文化,1996年)。
[13] 《太平山古往今來・林業歷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06年)。
[14] 〈太平山加羅山社遷座式〉,《臺灣日日新報》,1929年(昭和四年)十一月一日,第八版,漢文版。
[15] 〈太平山上の小學校開校式〉,《臺灣日日新報》1925年(大正十四年)四月七日第五版,日文版。
[16] 林清池:《太平山開發史》,(宜蘭:浮崙小築文化,1996年)。
[17] 林清池:《太平山開發史》,(宜蘭:浮崙小築文化,1996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