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3日

鯨魚雜談(一)惠比須神社

Now, from the South and West the Pequod was drawing nigh to Formosa and the Bashee Isles...

現在,俾桂德號要從西南方往福爾摩沙(台灣)和巴斯群島(菲律賓)的方向靠近...。


《白鯨記 Moby Dick》 梅爾維爾 H. Melville,1851

鵝鑾鼻神社,資料來源:屏東數位典藏

日治時期,曾於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發現鵝鑾鼻附近海域有座頭鯨群出沒,總督府局為研究捕鯨之法,特派遣殖產局伊藤技手與內地專家高橋新太郎,前往該地調查。從1920年(大正九年)起,於屏東南灣(當時稱為大坂埒)展開捕鯨活動。比鄰鵝鑾鼻燈塔旁的鵝鑾鼻神社,當時亦寫作「鵞鑾鼻神社」,創建於1929年(昭和四年),最著名的是由東洋捕鯨社奉獻的鯨骨建置的鯨骨鳥居。

根據金子展也著作《遠渡來台的日本諸神:日治時期的台灣神社田野踏查》一書,漁業移民村的神社介紹,提到蘇澳金刀比羅社以及臺東惠比須神社。臺東惠比須神社創建於1933年(昭和八年),從日本千葉縣、和歌山縣遷居至新港的漁業移民發起,向民眾募款興建而成。

惠比須(えびす),漢字亦寫作惠比壽、恵美須,一詞帶有從遠方而來的粗野事物之意。是日本神話中的海神,屬於七福神之一,也是七福神中唯一日本古神道信仰,其餘六位福神皆出自於其他國度宗教。關於惠比壽的來源民間流傳不同的說法。一說認為,日本神話中開天闢地的創世父母神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之子──「蛭兒」年滿三歲仍無法站立行走,被放置葦舟流棄於大海,日後漂流上岸成為惠比壽;另一說則是日本神話中掌管土地的大國主神之子。


惠比壽原先是漁民信仰的海上守護神,後來由於海運的興起而成為廣受崇信的漁業、商業之神,逐漸演變為民間信仰,是來自遠方大海,從廣褒海域帶來美味與財富的神祇。七福神信仰在進入江戶時代後,逐步藉由造型與行為層次根植於常民社會。福態十足的惠比壽尤其普及,常可見頭戴風折烏帽子,身穿狩衣,一手持釣竿,一手抱著象徵吉祥招來財運的鯛魚,能為人們帶來福氣。

也有部分地區將惠比壽視為海上漂流物或鯨魚崇拜所轉化而成的信仰。日本海一帶會有長鬚鯨和座頭鯨洄游而來,鬚鯨類以小魚為食,追趕魚群的過程將小魚趕向近海的港灣。對漁民而言,出現鯨魚或鯊魚時,多會伴隨數量龐大的魚群,正是象徵豐收的海洋之神。首尾長達二十公尺的大鯨魚,在洶湧浪淘間見首不見尾,渺小的人類見了,或許認為這龐大的生物正是神的化身,古壹岐國甚至將鯨魚稱「エビスカミ」。

若以惠比壽信仰而言,日本雖然有捕鯨文化,但是這種文化的本質並不是討厭鯨魚所以捕殺食用,反而是感謝鯨魚讓漁村得到溫飽,因此將鯨魚視為福神,以祈求漁獲豐收。有些漁村會把鯨魚的胎兒埋葬,於掩埋之地設立惠比壽神社,希望鯨魚的胎兒能保佑漁村的安全及溫飽。至於室町時期,商業發展,漁業信仰傳入市場,進而轉變為祈求商業繁榮的豐收之神。

諸国名所百景〈肥前五嶋鯨漁の図〉,圖片來源:国立国会図書館

對於看過2009年拍攝,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血色海灣》(The Cove)的觀眾而言,實難將太地町漁人殘暴屠殺海豚的行徑,與惠比壽福神彼此連結。四周圍繞海洋的日本島國,近海居民以捕魚維生,早在繩紋時代就已食鯨,八世紀之後開始有捕鯨的文字紀錄。或許,如同山瀨春政《鯨志》所言──捕鯨是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如同日本的信仰,不容外人置喙。


*******************






沒有留言: